中国花260亿买下希腊港口,已运行15年,战略价值反驳质疑者
中国是世界最大的贸易国家,去年进出口额突破六万亿美元。欧盟和中国互为第二大贸易伙伴,贡献了中国贸易总额的13%。去年对欧盟出口额达5164.6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出口总额的七分之一。欧洲市场对我们有多重要,由此可见一斑。
十七年前,中国为拓展对欧洲贸易,慧眼识珠,投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这步棋当时却饱受争议。希腊经济那时正处低谷,财政危机严重,比港运营也问题重重,许多人认为这笔买卖注定亏损。 当地民众也忧虑中国投资会影响他们的工作。
中方2010年正式运营比雷埃夫斯港,之后港口迅速盈利,也为当地提供了许多工作岗位,那些当初唱衰的人被打脸了。
比雷埃夫斯港地处要冲,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它的地理优势,让它成为地中海和欧洲之间重要的交通枢纽,影响深远。港口吞吐量巨大,这直接关系到地区经济繁荣,也影响着国际贸易的活力。
希腊,航运强国,掌控全球运力十七个百分点,欧盟船舶吨位近六成都握在手里。比雷埃夫斯港,希腊第一大港,地中海爱琴海环抱,地理位置优越,堪称欧洲离苏伊士运河最近的港口。
比雷埃夫斯港是地中海沿岸和北大西洋国家贸易的重要枢纽,享有“欧洲南大门”盛誉,在同类港口中位居前列。2006年,中远集团远东-地中海航线集装箱班轮开始在此停靠,极大地促进了中希两国贸易往来。
二零零八年初,希腊债务危机爆发,重创各行各业,比雷埃夫斯港也深受其害,巨额亏损逼近亿元,客户大量流失,港口贸易几乎停摆,公司股价暴跌七成以上,市值缩水至三亿多欧元。
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中远太平洋以三百四十亿欧元,相当于人民币二百六十亿元,拿下比雷埃夫斯港二号码头现有设施和三号码头东侧土地三十五年的独家经营权。中远集团还计划在合同期内投入六点二亿欧元升级港口设施。到了二零一四年十一月,他们又追加二点三亿欧元投资,提升港口铁路货运能力,方便连接匈塞铁路,形成覆盖中东欧的快速物流网络。
中企投资,比港发展迎来新机遇。资金注入,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将加速推进,港口吞吐量有望提升。更多就业机会随之而来,改善民生,提升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比港经济前景因此更加明朗,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国际合作进一步深化。
中远集团接手比港时,只有2号码头,3号码头还是一片海。八载建设,两期工程完工,2019年6月,3号码头投入使用,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大幅跃升,从2010年的68.5万标准箱增长到如今的500多万标准箱,稳坐欧洲港口第四把交椅。
新汽车船码头投入使用,码头泊位增加到十个,能停靠超过两百米长的汽车运输船。
比港作为母港,停靠国际邮轮571艘,渡轮码头每年客流量两千万人次,稳居地中海邮轮中心地位,带动希腊旅游业蓬勃发展,经济效益显著,还荣获了“2024年度最佳渡轮航运港口”称号。
十五年耕耘,中远集团在希腊的投资成就斐然,堪称希腊近年私有化典范。比港项目直接解决了五千多人就业,间接带动四万多人就业,每年为当地经济贡献四亿欧元,可谓互惠互利。
中国掌控比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便在此交汇,辐射欧洲,提升中国经济影响力,为中国在欧洲的海外利益提供战略支撑,其意义远超百亿资金。

